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

史公祠随感10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扬州,一个人杰地灵,才子辈出的宝地。隋朝时,有扬一隘二,扬州昔日的繁华可以与东都洛阳相媲美,乃至于隋炀帝杨广专门来扬州赏琼花;唐朝时,有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明末时,有民族英雄史可法誓死护城;清朝时,有乾隆皇帝下扬州……留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因此早就了今日扬州的繁华。

  史可法祠位于扬州的梅花岭,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陵墓,说白了也就是衣冠冢,他本人的灵柩并不在于此,而在清军进城时,就失踪了。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取了他的衣服带作为灵柩,葬于梅花岭上。 一进入史公祠,便可看见一座史可法雕塑正对大门,在雕像门外的两边门柱上刻有清代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上悬“气壮山河”四个大字,而在雕像的后面,正是史可法的衣冠冢,有块大碑上刻有“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可想而知,这位民族英雄骨气之硬,气节之高,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否则,在清军入城后,对扬州进行了长达10日之久的大屠杀之后,依然有人为这位民族英雄刻碑立墓,进行朝贡。

  因此,在乾隆年间于墓西侧建祠,并谥“忠正”。咸丰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1935年和1948年两度维修。现存建筑除遗墨厅、梅花仙馆外,大部为晚清所建。1949年后曾多次修缮。 史可法的事迹告诉世人,即使敌人的条件是多么的诱惑,血可流,头可断,但是民族气节不能丢。但有些人,在敌人一点点的诱惑下,就做一颗墙头草,倒向一边。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烈士是死在叛徒出卖,而最终倒在敌人枪口下,答案是很多很多。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开展了“爱国教育”,而史公祠不正是一个很好的爱国教育基地吗?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早就对战争说再见了。因此现在的我们,早已没了爱国观,对于那种整天过日子都发愁的年代,估计其概念都没有。因此,现在问题少年比比皆是。其实,那只是少数的,我想大部分人,在敌人来犯时,定会拿起武器反抗,而不再像鲁迅那年代的事不关己,见怪不怪。那年头,日本人在我东北杀我人民,大庭广众下居然没一人反抗,真是让人心痛。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容怠慢的。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才1000多人,就能从天津打倒北京皇城。清政府是吃什么饭的,在外国人面前一点骨气都没有,任人宰割。当年满人入关那叱咤风云的满洲八旗呢?区区1000多人的联军都解决不了,要军队干嘛?其实,这和教育也有关,用咱老百姓的土话来讲,八国联军来的时候,我们就是吐口水也能把他们淹死呀!可是当时还就是没人反抗。所以党和政府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第一。


史公祠随感字相关文章:

随感:你好,布谷鸟500字

我的流浪史500字

随感100字

平安随感1800字

学习随感3(转载)300字

随感100字

随感300字

史公祠随感1000字

游扬州史公祠周记1000字

游史公祠700字

史公祠随感1000字

扬州,一个人杰地灵,才子辈出的宝地。隋朝时,有扬一隘二,扬州昔日的繁华可以与东都洛阳相媲美,乃至于隋炀帝杨广专门来扬州赏琼花;唐朝时,有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明末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