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书信

易中天的谬误(五)10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一决雌雄》中详细的介绍了袁绍、曹操的官渡之战,并且仔细的分析了袁绍最终失败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当时寄寓在袁绍身边的刘备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离开袁绍的原因,即“刘备预感到袁绍要失败”,所以才离开袁绍,试欲转投刘表。这里易先生恐怕犯了一个错误,即把刘备看成了一个胸无大志、甘于寄人篱下的投机分子,亦或是随着局势强弱而随风倒的“墙头草”,因而才有了这样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并非如此,刘备离开袁绍也并非是预感到自己的“老板”要垮台,而自己要另谋出路,而是另有原因的。

  ??毋庸置疑,刘备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人物,更是一个英雄,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暂时的寄人篱下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当机会来临时,这条“龙”还是要腾出深渊,这只“虎”还是要冲下高山的,从而才能大展身手,逐鹿中原,乃至问鼎天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王霸之业。而袁、曹官渡之争恰好就为刘备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锲机。众所周知,袁、曹是当时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中国最为强大的两股势力,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两股势力如果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时,其他势力,尤其是像刘备这样毫无资本的弱小势力,是根本没有机会在他们的严密统治和监视下生存的,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开创绩业。然而袁、曹一旦相争,他们的统治势力势必相对宽松,这就给了刘备、孙权这样弱势群体以建功立业的可乘之机。正如易先生所说的一样,“刘备在政治上是很敏感的”,所以袁、曹刚一交战,他立即感到,机会来了,也是自己离开袁绍的时候了。所以他离开袁绍的原因并非是他预感到袁绍要失败,而是要为自己抓住一个对自己来说颇为不易的机会。在这种想法下,袁、曹之战到底谁胜谁负已不是他关心的主要问题了,他真正关心的则是自己怎样才能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中开创出自己的霸业。相反,他内心里恐怕会希望袁、曹之战最好不要过早地分出胜负,拖得越久越好,最好打成个两败俱伤,只有这样,这两股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势力才会对他开创绩业构不成威胁,他创业成功的机会相对也才会更大,又怎么会因为袁绍要失败而离开他呢?

  ??正因为刘备是一个英雄,心中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加上刘备本人“政治上的敏感”,善于审时度势,所以才在袁曹之战的关键时期离开了袁绍,从而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袁、曹之战谁胜谁负也绝对不是他离开袁绍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则是局势给了刘备施展才华、拓展空间的舞台,刘备要抓住这个机会,所以他才会当机立断、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袁绍。


易中天的谬误(五)字相关文章:

名师点评: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1700字

流逝的时间——我的小学五年级200字

青春的叛逆之被伤害的心灵(五)300字

易中天的谬误(四)1600字

易中天的谬误(二)1500字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读后感1400字

易中天的谬误(三)900字

绝妙的历史课--《易中天品汉代风云人物》400字

易中天的谬误(五)1000字

易中天的谬误(六)1400字

易中天的谬误(五)1000字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一决雌雄》中详细的介绍了袁绍、曹操的官渡之战,并且仔细的分析了袁绍最终失败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当时寄寓在袁绍身边的刘备在战争的关键时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随感

下一篇:满汉全席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