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叙事作文

梅菉元宵节之行9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红土的乡情,初春的十五,各地热闹非凡。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家乡的风俗文化。我应邀来到慕名已久的“民间艺术之乡”——梅菉。

  梅菉古镇欢度元宵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精彩且有历史典故。 元宵活动的泥塑、花桥和飘色被称为“吴川三绝”。泥塑又称“泥鬼”。捏“泥鬼”庆元宵的风俗传说起源于唐朝末年。每逢元宵前后,梅菉民间泥塑艺人在梅菉镇大街小巷设棚,捏出五花八门的泥塑供游人观赏。泥塑中有的是表扬好人好事,有的是揭示恶人坏事,具有教育意义,它们都是取材于古代的神话、戏曲、故事等。元宵过后就把泥塑推倒,清理干净陶泥,来年再捏出新款泥塑。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飘色巡游,前面是锣鼓旌旗开路,后面是舞狮舞龙助阵,接下来推出一台台飘色,每一台飘色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一幕精彩的戏曲故事,人物表演神韵各异。飘色奇妙之处在于色板上表演的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凌风而立,或踩着一柄剑峰,踏着一朵莲花,,给人们一种飘逸空灵的神奇美感。满街观众阵阵喝彩。 令人赞叹不已的“花桥”——相传在古代梅菉街与隔海村相隔着一条河面狭窄的梅江。从前,梅江上没有桥,每逢元宵节人们来往都靠小船摆渡,极不方便。明代万历年间,梅江水浅及 。

  元宵前夕,隔海村有姓吕两兄弟,乐于为街坊做好事,把街上卖猪肉的枱统统借来,在梅江上搭起桥,桥两边摆满鲜花,使村民欢欢喜喜过江庆元宵。此后,每逢元宵节,人们就用木船、木板搭起浮桥,两旁插满鲜花,桥面搭起花架、排上彩灯,称之为“花桥”。逛花桥也成为了梅菉闹元宵一个独特的景观。现在梅江上已建起坚固的大桥,元宵节依然是装饰成花团锦簇的“花桥“。游人都在桥头购买桔子、生菜、茨菇,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如意吉祥。 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民族56个乡风族俗别具风采,但都洋溢着人们喜庆丰收,展望未来的喜悦心情。祖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缅怀历史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南来北往,到城市,到农村,看各地的生产发展,文明建设;看各地的历史文化。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对营造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湛江是祖国的最南端的海滨城市,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有许多名胜古迹,气候适宜,交通方便,请各地朋友来我们湛江旅游观光,特别请你们在元宵节到梅菉古镇一行,亲临其境,观看“吴川三绝”,体味梅菉人民淳朴、热情好客的精神和她那悠久的历史文化。


梅菉元宵节之行字相关文章:

快乐元宵节350字

长城之行500字

千岛湖之行(转载)1100字

元宵节的夜晚450字

四川之行1600字

梅300字

元宵节500字

元宵节观看花灯300字

梅菉墟的吆喝800字

梅菉元宵节之行900字

梅菉元宵节之行900字

红土的乡情,初春的十五,各地热闹非凡。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家乡的风俗文化。我应邀来到慕名已久的“民间艺术之乡”——梅菉。梅菉古镇欢度元宵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