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一>抒情作文

悠悠黄浦江绵绵祖孙情12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在这座城市里,我的家族被孕育着、繁衍着、成长着.....

  -口述家史:我的家族与上海

  一个人的诞生,来源于他的家庭;一个家族的诞生,得益于它所在 的土地。

  一题记

  我姓杨,历史上这个姓氏发源于山西。但我们这个家族,从我的太爷爷开始,便生活在上海了。

  20世纪初,我的太爷爷出生在上海川沙。川沙,现在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部分,早在1557年,川沙镇已经有雏形,当时的地位与上海县不相上下。我的太爷爷就出生在川沙镇。青年时期,他只身来到上海,做了工人。彼时的上海,浦东还是一片农田,而浦西的十里洋场对这个年轻人充满着赌一把人生的诱惑。

  1931年,他和我太奶奶的第一个儿子在上海静安诞生了,那就是我的爷爷。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工人收入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们一家居住在茂名南路石库门的房子里。时光倒流七十年,20世纪30年代,茂名南路那时叫迈尔西爱路,属于法租界。梧桐掩映下的窄窄的马路低调而优雅。兰心大戏院、法国总会都在家门口。然而,对于那时是工人阶级的太爷爷一家,那些地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家八九口人,挤在一间狭小的亭子间里,能平稳生活已经十分不容易。

  当时的太爷爷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早早接触过西方文化,看过黄浦江边万国建筑的霓虹,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我的爷爷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就读于南京工学院,之后在上海电力学院做老师。爷爷的青壮年时代正赶上全国支边,作为技术专家,他多次支援新疆,把上海的先进科技带过去。

  我奶奶的家庭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早期移民。奶奶的祖籍在无锡,奶奶的父亲年轻时就读于圣约翰大学,然后留在上海定居,生儿育女,开枝散叶。奶奶和爷爷结婚后,家住在宁波路天津路,家的斜对面是现在的天蟾逸夫舞台。在20世纪60年代初,喜欢戏剧的奶奶和爷爷的娱乐活动就是去戏院看戏。奶奶酷爱越剧,看完戏回来,还会在弄堂里来上一段。到了70年代中期,弄堂在夏日的夜晚只要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一盆西瓜,便是左邻右舍最欢乐的时光。

  时光的变幻如同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到了我这一辈,黄浦江岸不再只有万国建筑的霓虹,浦东新区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了,浦西也变得更加有活力了。

  我的爸爸出生在上海宁波路。大学毕业后,适逢90年代初的出国潮,爸爸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美国求学工作12年,在上海飞速发展时,又在2002年重新回到上海。我的妈妈是一个新上海人,从湖北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上海。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因为上海这座海纳百川

  的城市,而走到了一起。

  我出生于2008年,出生之后我一直生活在上海,我们早已不住石库新门的房子,也不住弄堂,而是居住在高层公寓里。我的家背靠苏州河,不远眺黄浦江。今天的上海仍然兼容并包东西方文化,父母让我就读于外国语中学,还经常带我去国外,他们希望我从小就有不同于父辈的视野与格局。

  未来的我会在哪里?现在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上海一直是一座变化着的城市,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座追求卓越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我的家族被孕育着、繁衍着、成长着··.


悠悠黄浦江绵绵祖孙情字相关文章:

祖孙情800字

祖孙情1000字

祖孙情深700字

永驻心中的祖孙情1000字

祖孙情读后感900字

绵绵同学情300字

祖孙情600字

祖孙情400字

歌,悠悠景;抒,切切情900字

悠悠黄浦江绵绵祖孙情1200字

悠悠黄浦江绵绵祖孙情1200字

在这座城市里,我的家族被孕育着、繁衍着、成长着.....-口述家史:我的家族与上海一个人的诞生,来源于他的家庭;一个家族的诞生,得益于它所在的土地。一题记我姓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