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二

《三国演义》读后感9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

  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三国演义》读后感字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100字

英雄本色——《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

国学经典之《三国演义》读后感11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900字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母亲

下一篇:大海

精选图文

  • 摘下眼罩1100字
    摘下眼罩1100字

    生活中的我,被家长戴上了所谓的“眼罩”。那眼罩就如同赛马比赛中遮挡住马眼两侧、让马只盯着眼前赛道的装置,也让我被迫只能盯...

  •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这样的生活更健康700字

    现在,我每次找朋友玩,他们一个个开门时手中都握着手机,说一句“没空”就关了门。在等电梯时,我脑子里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曾经...

  •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暗夜等来了曙光600字

    卷子静静躺在地上,我静静躺在床上。是卷子太难,让我一望便心生颓废?还是复习不到位,一看啥也不会?“努力等于空无”六个字印...

  • 另一扇窗600字
    另一扇窗600字

    我的心是自由的,总想到各地探索旅行。但却害怕坐飞机、高铁,而始终把那只刚刚迈出家门的脚给收回了。内心的恐惧与胆小,把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