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范文>范文大全>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更新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3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认识0.1米、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米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供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 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 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 元,感悟1角= 元=0.1元。

  4.利用长度单位完善对小数的认识。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 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 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精心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如何?同学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P88~8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读写小数.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构在比较、归纳中探索小数.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母为10和100的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主体准备

  1.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食品商店的一角.

  (1)你有什么想说的?

  (2)这些商品的价格用元、角、分怎样表示?

  2.引入小数.

  (1)像这样表示商品价格的数叫做小数.介绍小数点.

  (2)课件出现聪聪的提问.

  ①你会读这些小数吗?试一试.

  ②出示用纸币组成的钱数,请学生回答还可以怎样表示?

  5元4角1分

  ________元

  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二、主体探究

  1.认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和小数的关系.

  (1)由“你的身高是多少”引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

  ①先让学生猜一猜.

  ②验证.

  出示一组学习材料(小黑板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 )米(填分数)=( )米(填小数)

  3分米=( )米(填分数)=( )米(填小数)

  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怎样用小数表示?

  3厘米=( )米=( )米

  18厘米=( )米=( )米

  (2)归纳、比较.

  ①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地方?你有什么发现?

  ②东东身高1米30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同桌讨论.

  [学法尝试:1.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小数表示,1米30厘米用小数表示可能是0.30米.2.不对,它超过1米,这个结果不合理,30厘米改成0.30米,再与1米合起来,应是1.30米.]

  2.练一练.

  教材第89页“做一做”.

  说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法反思:元、角、分与小数有着密切关系,如2元5角,用小数表示为2.50元;分母为10、100的分数分别可用一位、两位小数表示,在读写小数时,注意小数点写时不要漏写,要书写规范.]

  三、巩固强化

  练习二十一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小数有哪些认识?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五、课后作业

  统计教科书的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十一第1题.

  此题是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如果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强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并以不同形式出题加强训练.

  练习二十一第2题.

  此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补充习题及解答

  1.看图写出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2.下面是某市部分年份人均绿化面积表.

  (1)读出上表中的小数.(任选其中三个数据)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测量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高.

  我的记录:我的身高_______米;爸爸的身高_______米;妈妈的身高_______米.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试着写出几个.

  如:我50米赛跑的成绩是8.3秒.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略]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材P9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3~5题)

  教学要求

  1.在熟悉情境中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并会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小数大小.

  2.通过看图、比一比等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组商品的单价.

  (1)请学生谈一谈.

  (2)哪种商品贵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谈话导入:整数有大有小,同样小数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探究

  1.出示材料.

  下面是光明小学三(1)班四名男生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跳高项目的预赛取得的成绩.

  (单位:米)

  出示问题:

  (1)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2)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成绩大小?

  (3)小组合作,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好.

  2.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尝试:1.可以把他们的成绩都化成厘米来比较,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0.88米=88厘米,所以小刚第1,小强第2,小明第3,小林第4;还可以这样想,1.2米是表示l米2分米,0.9米表示9分米,1.15米表示1米15厘米,0.88米是8分米8厘米,这样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名次了;我们还可以用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看大小,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如1.2、1.15肯定比0.88、0.9大,而1.2与1.15的小数点后面“2”比“1”大,所以1.2>1.15,而1.15>0.9,这样就可以比较小数大小了.]

  3.评价与反馈.

  (1)及时肯定各组的比较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可借助皮尺去验证.

  4.巩固练习.

  (1)完成P90页“做一做”.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2)比一比. 2.45元○1.83元 3.50元○3.5元

  试写出比6.5元小的钱数_________.

  [学法反思:我们可以结合整数的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或看图等来比较小数的大小,也可以用比整数大小的方法,一位一位比,不过要注意先比小数点前面,即高位的大小,再依次类推,比后面的数.]

  三、强化运用

  练习二十一第3、4题.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十一第4题.

  此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

  练习二十一第5题.

  此题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在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小数越小,成绩就越好.此题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在○里填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32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5篇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或者说是预防为主的理念必须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禁毒...

  •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5篇需要家长们积极承担起禁毒的责任,密切与孩子的沟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如...

  •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6篇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毒品和不良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5篇禁毒工作一定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也能够远离毒品,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