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通用31篇)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
肺活量的测定
[目的]
学习测量肺通气功能的方法。了解肺活量计的构造.
[试验器材及对象]
牐犎(受试者),肺活量计
[实验原理]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此,肺必须与外界大气不断地进行通气。
牐牱稳萘渴侵负粑过程中某一阶段肺内空气的容积。肺通气量则为单位时间内通过肺的气体流通量。常用肺活量计用来测量肺通气量。测定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通气功能
[试验步骤]
1、了解肺活量计的构造:肺活量计主要由一对套在一起的圆筒组成:外筒装入一定量的清水,底部有排水阀门,中央有进气管,管的上端露出水面,管下端通向筒外的三通阀门,呼吸气经此出入。内筒为倒扣在外筒中的浮筒,浮筒内为一密闭的空间,浮筒可随呼吸气体的进出而升降。
2、将肺活量计按压平稳,抽出浮筒.
3、将预先准备好的清水注入外筒内,使水位到达水位表的红线刻度(275 mm)。 4、用三支调整螺丝调整外筒与水平面的垂直度。
5、用食指和中指卡住浮筒上的排水阀的阀体,用拇指压住排气压头,使浮筒徐徐压入水中,一直压倒筒底。
6、检查外筒,内筒,气阀等是否漏气漏水。
7、受试者手持吹气嘴,站立,深吸气至最大限度,嘴部贴紧吹气嘴,徐徐向筒内吹气,截至不能再吹气为止,读出浮筒刻度指针对应的数字,即为受试者的肺活量数字。重复三次,取最大值。
8、复位:按5的方法将浮筒压入水中复位
[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肺活量计前应检查其是否漏水漏气,平衡锤重量时候合适。
2.肺活量计中的水应在试验前灌足,以使水温与室温一致.
3.试验时应注意防止从鼻孔或嘴角漏气.
4.每次更换受试者,都应重新消毒橡皮接口和吹嘴.
5.肺活量计用后将水倒出并擦干.
6.人体的肺活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活环境等有密切关系。青少年儿童的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到18-20岁时趋向稳定,男子肺活量均高于女子,至成年时女子的肺活量为男子的70%,且农村,城市,南北方青年的肺活量均有差别.
7.测定最大通气量前,受试者最好练习一下如何进行最深最快的呼吸,以掌握试验所要求的呼吸方法
[作业]
1.为什么肺活量的测定要取最大值?
2.比较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意义有何不同?
3.浮筒内充氧气和充一般空气所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为什么?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 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3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作用
1.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2. 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实验要求用TL084设计正弦波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方式有多种,本次试验采用较为简单的文氏桥振荡电路。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确定如下电路。
Multisim原理图:
sch图
调节w1使电路起振,w2调节幅度
仿真结果: 频率162Hz,幅度范围0.8—
10V
三、实际制作调试和结果分析
频率:133.33Hz
幅度范围:1~9V
四、总结
第一次进行电路设计,遇到了很多麻烦。Multisim、Protel等软件不熟悉,第一次焊电路焊工也不行。通过实验,基本学会了这些软件的操作,制作过程中,自己的焊工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做了好几次才把电路调出来,但还是很满意。
五、参考文献
1.于红珍.通信电子电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xx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4
1、实验方案设计
1、通过对油脂特性指标的测定,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实验技能。
2、学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3、掌握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4、学会如何控制食用油脂的酸败.
2. 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油脂是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脂的氧化酸败会导致风味的延展和食品成分,如蛋白质的其他反应严重变质,变质的油脂会减少营养价值且对人体消化器官及其他部位产生毒性,从而成为食品卫生上的问题之一,油脂氧化酸败的关键产物是脂肪酸过氧化氢物是形成羰基和羟基化合物的中间产物,此化合物通常认为,是过氧化物油脂中过氧化值是指测定1g油脂所需要的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它是判断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油样的存放条件对油脂氧化酸败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防止油脂氧化酸败速度过快油样赢避光低温保存,另外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出油样氧化酸败中产生的过氧化氢物称样后必须快速进行测定。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化学反应式:
油脂过氧化值(POV值)测定
精密称取油样2~3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再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刻用0.002188mol/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计算公式为:
(V2-V1)c0.1269100POV(%)m
式中: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0.1296——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3. 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设备: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2实验材料:
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淀粉试剂:将淀粉0.5g用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时用现配;
3实验材料:没有添加剂的刚榨食用油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分别取30g左右的食用油加入四个塑料杯中,编号1、2、3号和4号,1号加茶多酚并且放置烘箱,2号放置冰箱,3号作为常温也就是温度的对照组,4号放置烘箱也就是即作为温度的实验组,也作为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根据设计时间测定所需数据。
2测量POV值:称取2.00~3.00g试样→ 250mL碘瓶+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样品完全溶解+1.00mL饱和碘化钾→密塞→ 轻轻振摇0.5min →暗处放置3min →取出+100mL水→摇匀→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淡黄色+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3记录数据,根据公式计算POV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表一 抗氧化剂对POV值得影响
表二 温度对POV值得影响
计算公式为:
(V2-V1)c0.1269100POV(%)
式中: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0.1296——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6.参考文献
[1] 张禄生,袁文彬,张华,张火根. 食品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xx(10)
[2] 庞瑞平. 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时应注意问题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xx(04)
[3] 战宇,周永强. 食品分析实验指导.
[4] 肇立春 浅谈食用油脂的氧化及其测定[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xx(01)
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意见
签名:
年月 日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
表一 抗氧化剂对POV值得影响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5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化学方法提纯粗盐,同时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
2、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干燥的基本操作.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2+,Mg2+,SO42—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加试剂使之沉淀,在过滤,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四、实验操作:
五、实验总结
1、在除去Ca2+,Mg2+,SO42—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然后加Na2CO3溶液。
2、蒸发前为什么要将粗盐溶液的pH调到4—5。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6
1 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湖北葛洲坝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基地及各项目试验室编写的试验报告。
2 通用要求
编码条理清晰,排版合理,报告整体美观、整洁、严肃。
报告纸张大小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采用a4。
3综合性科研、试验报告、工程项目(或重大的)现场检测年报、竣工报告的要求
3.1 边距
采用纵向排版,左边距2.7厘米,右边距2.1厘米,上边距2.3厘米,下边距2.0厘米;若横向排版,则上边距2.7厘米,下边距2.1厘米,左边距2.0厘米,右边距2.3厘米。
3.2 封面
原则上封面采用硬皮带花纹纸,包装时宜将订针掩盖。
封面包括报告名称、报告编写单位名称、编写日期、报告编号及徽标。
3.2.1 报告名称应写清工程或项目名称全称,距报告编号三行(空白行为楷体小二号字,1.5倍行间距),采用楷体小二号字,1.5倍段间距。工程或项目名称使用楷体加黑字体、小二号字;另起一行书写报告主标题,使用宋体加黑字体,小一号字;分阶段(或分部位)报告应写清阶段名称,另起一行,用括号括起来,使用宋体加黑小二号字。
3.2.2报告编写单位名称应为全称,并必须与所盖检测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使用楷体加黑字体、小二号字。
3.2.3编写日期按中文格式书写,字体、字号与单位名称相同,与单位名称的行间距为
1.5倍行间距;距封面页的最下边要有三行空白(空白行为楷体加黑字体、小二号字、1.5倍行间距)。
3.2.4报告编号位于报告封面第一行置右,采用楷体四号字加黑,并加单下划线。编号规则执行《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程序》,即“检测报告的编号为gs-□□,其中gs表示本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表示本公司固定或临时机构, □□表示年号, 表示当年报告顺序号,基地检测室的报告编号为gs-□□。”
3.2.5徽标采用集团公司徽标,徽标高1.53厘米,宽1.56厘米。位置置于报告编写单位左侧,图片格式为浮于文字之上。
3.3 标题编码及字、行间距
标题编码采用本文编码方式,如1、1.1、1.1.2等,一般情况下为三层结构,字体为仿宋_gb2312,标题均加黑,第一层为小三号字体,其余为四号字体。字符间距加宽1磅,行间距为1.5倍行间距。第1层标题段前、段后距为10磅,第2层和第3层的标题段前、段后距为3磅。
3.4 内容
报告按顺序一般应包括封面(含标题)、审签页、目录、内容提要(摘要)及关键词、正文、附录等,其中封面、审签页、目录、正文必须有,其它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编排。为将某一份报告作为一个电子文件进行处理,封面宜
作为第1节,审签页、目录宜作为第2节,不计页码,正文、附录作为第3节,从正文开始计页码。
3.4.1 审签页
①本页第1部分采用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加黑、1.5倍行距、字符间距加宽0.5磅,书
写以下内容:
特别声明:
1、本报告未加盖本检测有限公司资料章无效;
2、本报告无编写、校核、审批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4、本报告未经本检测有限公司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
5、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有限公司书面提出,逾期不予办理。
②审签页第2部分是审定、审批、校核、编写、检测(试验),采用仿宋_gb2312四号字,距“4、对检测试验报告如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办理”空两行,缩进4字符,3倍行距后是审批,其余类推。审批、校核、编写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将姓名直接打印,检测(试验)人员可直接打印姓名。
③第3部分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传真,采用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其中地址和联系电话在第1行,距第2部分3~4行,邮编和传真在第2行,距本页下边2行左右,地址栏上加一横线,与页面同宽。
3.4.2 目录
目录以报告的章节和其所在的页码表示,章节一般编至第三层即可。报告在编写过程宜应用“视图”中的文档结构图,将各级标题与正文正确分类,全文编辑完后再在适当位置插入目录即可自动生成目录,目录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间距。
3.4.3 内容提要(摘要)与关键词
简要概括报告主题。关键词在内容提要(摘要)的下部,主要为报告中提出的比较关键、重要的词语集。一般使用仿宋_gb2312加黑小四号字。
3.4.4 正文
报告正文一般应有概述(或前言)、检测依据、具体内容、结语(或结论)四部分,采用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1.5倍行距,字符间距加宽0.5磅。
3.4.5 附录
附录一般在正文后另起一页进行编排,字体视具体材料调整,其页码与正文一起编排,也可自成体系单独编码。
3.4.6 插图、插表
报告中插图、插表一般与文字成上下结构,宽度宜控制在15~16.5厘米之间(a4);若文字环绕,则根据图形比例进行调整。插图、插表应根据排版要求调好比例和图表内的文字大小,一般使用楷体五~小四号字。
3.5 页码
页码一般从正文(或内容提要)开始编码,格式为“第页共页”,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位于页面底部居中,垂直方向距页面底部1.3厘米。
3.6 页眉
除封面外,其余部分均应设页眉,在页眉处设置报告名称,采用宋体小5号字,斜体,纵向排版时垂直方向距页面顶部1.3厘米,横向排版时垂直方向距页面顶部2厘米。
3.7 本格式为通用性的,在报告编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排版不应太满,应留有足够、适当的“白边”;
②字体应严肃,间距合理,整体美观而不零乱;
③文体应保持前后的一致性,标题编码清晰有条理;
3.8 报告内容应满足程序文件的要求,应在合适的地方反映下列信息:
(1) 客户的`名称和委托合同编号;
(2) 进行检测的日期;
(3) 检验类别和样品来源的说明,抽样程序(如果有);
(4) 带有测量单位的检测结果;
(5) 相关之处,结果仅与被检物品有关的声明;
(6) 当有分包项时,则应注明清晰地标明分包方出具的数据;
(7)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4 单页报告
4.1页面设置
采用纵向排版,左边距2.5厘米,上、下、右边距2.0厘米。
4.2标题
标题分两行,第1行为湖北葛洲坝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外营试验室添加试验室,如水布垭试验室),居中,楷体,小四号字,第2行为试验(或检测)报告,居中,宋体,小二号字,加黑。两行间采用单倍行间距。
4.3正文
正文采用仿宋_gb2312小四号~五号字,采用表格编排。内容包括:委托编号、报告编号、第 页共 页、委托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检验类别、样品来源、规格型号、出厂编号、代表批量、生产厂家、收样日期、制备日期、检测日期、(需要时包括见证人及证号)、检测依据(包括试验依据和评定标准)、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备注、检测单位盖章。
签字处为检测、校核、审批、日期,必须采用手写。
4.4注意事项
采用五号楷体编写以下内容:
注意事项: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盖章无效;
2、本报告无检测、校核、审批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未经本检测单位书面批准部分复制无效;
5、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逾期不予办理;
6、本报告一式五份,四份送受检单位,一份由本检测单位保存。其中第6项报告份数可根据约定进行调整。
4.5联系方式
采用五号楷体编写以下内容(外营试验室根据本试验室的内容进行更改):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平湖路100号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43002
5 其它
如工程和行业有特殊要求,应满足其要求,必要时由检测室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部共同确定其格式。
检测计划可参照综合报告的格式。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7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黑白照片上色
二,实验目的: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上色操作技巧,
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及数据记录
①导入第一张图片到PhotoShop中。
②复制背景图层,并在背景副本上处理导入的图像。
③使用魔棒工具抠出男军装
④调整色相,饱和度
⑤如上述步骤依次抠出女装,皮肤,嘴唇,领章,五角星。再上色
四.实验总结:
1. PhotoShop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在本次试验中所用到的功能只不过是其所有功能的冰山一角,要想精通PhotoShop还需要漫长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2. 使用图层可以很好地保护原图像和保存我们的修改效果,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直接在背景图层上直接修改图像。
3. 对图片进行色阶、曲线、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等的调整没有具体的规范,一切以视觉上的美观为准。
4. 图像处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建立选区
二,实验目的: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抠图操作技巧,
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及数据记录
①导入第一张图片到PhotoShop中。
②利用魔棒工具或快速选择工具抠出各个元素
③对花朵图层复制并用变形工具(快捷键ctrl+T)对花朵进行缩小
④可加上白背景使图像更完整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8
实验一 传感器实验
班号学号: 姓名同组同学
1、电阻应变片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工作原理,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实验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性能曲线
A、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计算出的系统的灵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运用直线拟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B、半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半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4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C、全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78(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D、电子称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2、分析
a、从理论上分析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
由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运用应变片来测量,主要是通过外界条件的变化来引起应变片上的应变,从而可以引起电阻的变化,而电阻的变化则可以通过电压来测得。而实际中,电阻的变化与应变片的应变的变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着“压阻效应”,从而在实验的测量中必然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b、分析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比单臂时高了一倍,而且非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为 e0=(ΔR/4R0)*ex,而半桥的灵敏度为e0=(ΔR/2R0)*ex,所以可以知道半桥的灵敏度是单臂时的两倍,而由实验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而由于半桥选用的是同侧的电阻,为相邻两桥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
R2/R0)*ex/4,而ΔR1、ΔR2的符号是相反的,同时由于是同时作用,减号也可以将温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电阻变化的误差减去而使得非线性误差得到改善。
c、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由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的看出,灵敏度大致上为S全=2S半=4S单,而非线性度可以比较为单臂>半桥>全桥,有理论上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有电桥电路的原理分析可知:e0=(ΔR1/R-ΔR2/R+ΔR3/R-ΔR4/R)*eX/4,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的灵敏度等于半桥的两倍,单臂的四倍,而非线性度我们也可以得到单臂最差,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大,而半桥、全桥由于有和差存在,将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略去。所以非线性度相对来说较好。
d、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称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是在于传感器的精度以及测量时的误差会导致电子称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的精度,同时减少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通过全桥连接来减小,同时注意零点的设置,来消除非线性误差。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通过选取适当的电桥电路来改变,比如原来是半桥的改为全桥则可以增加输出灵敏度。 四、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2)邻边。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2)应变片的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 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
4,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不需要,只需如图中右图即可。
2、差动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了解三段式差动变压器的结构。
(3) 了解差动变压零点残余电压组成及其补偿方法。 (4) 了解激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输出的影响。 二、实验数据
A、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特性曲线
A、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测定
由实验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微头右移与左移的特性曲线。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9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0
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
二、实验目的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可附页):
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和称量
(2)给物质加热
(3)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4)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5)仪器的洗涤
(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收集
(1)三种气体(H2、O2、CO2)的制备
(2)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
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
(2)(2)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
5.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
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实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实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在实验室要观察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实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注意事项。还要观察各种各类成套的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察和记忆。例如:
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掌握各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且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因为在实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很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这都不利于对实验的分析和判断。
(2)如何做好观察
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察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察,要求:观察要全面、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还要动脑思考。①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
一般应包括,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焰、声、色、放热、沉淀、气味等变化、反应剧烈的程度等。例如:将铜丝插在硝酸汞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铜丝表面由红逐渐变为银白色,另一个是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而不少同学只观察到了铜丝变为银白色而忽视了溶液颜色的变化,就属于不全面。进而分析反应本质时,就不深刻,同时,也说明不了生成物中还有硝酸铜蓝色溶液存在。
②对于观察到的现象描述要准确。
注意“光”和“焰”的区别,“烟”和“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燃烧有火焰,而固体物质燃烧没有火焰而发光。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这些气体燃烧,分别为淡蓝色火焰及蓝色火焰。硫虽然是固体,但它在燃烧时先熔化进而挥发成硫蒸气,所以,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微弱的淡蓝色,在氧气中为明亮蓝紫色火焰。固体物质,如木炭、铁丝、镁带等燃烧,分别为发白光,火星四射,耀眼强光。“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如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酸雾。“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大量的、浓厚的“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小颗粒聚集而成的。
③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
化学实验现象五彩缤纷,多种多样,有的现象十分突出而明显,有些转瞬即逝,而有些隐蔽不易察觉,观察时注意抓住反应变化本质的现象。如何才能抓住反应本质的现象呢?为此,实验前要仔细研究实验目的、过程,确定观察现象的重点。例如,在实验验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时,重点观察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有否不同于原物质的新物质生成,才是观察的重点。如将镁条剪短,说明只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仍保持了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和富于弹性。但是,把镁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产生了耀眼的白光,冒烟,反应剧烈且放热,熄灭后生成了白色粉末。这一系列的实验现象,重点即是生成了不同于原来镁带的白色固体物质,这是一种新物质,这才是观察的重点,白色固体物质无论从光泽、状态及弹性等方面都不同于原来的镁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发生反应时出现的白光、放热,则是伴随化学变化的现象,不是判断物质变化的本质现象。④观察现象要深化,要思考,力求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每次实验后要将观察到的现象给综合加以分析,认真思考找到原因进行对比、推理、判断,然后得出结论,以求对事物深入了解和认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对化学学习中出现的概念、原理、定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⑤正确地记录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正确的实验现象描述如下:试管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用手握试管感到有些发热。错误的描述说成:“试管内有氢气产生”。眼睛只能看到气泡,至于气泡是什么气体,眼睛是分辨不出的。又如:将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盐酸溶液,正确的描述应为“溶液变红”或说“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而不能说“盐酸变红”。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常见错误
1.操作不当造成容器的爆炸或炸裂
(1)点燃等可燃性气体时,未检验其纯度或检验有误,造成混入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2)用时,混入可燃性固体杂质造成加热时剧烈燃烧发生爆炸。
(3)拿着酒精灯到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火,或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及熄灭酒精灯时不用灯帽而用嘴吹,引起灯体内酒精燃烧发生爆炸。
(4)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试管中出现的水蒸气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热试管等仪器时,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试干净、没有预热或仪器底部同灯芯相接触造成炸裂。
(6)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未先移去导管后撤灯,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进行加热或稀释浓硫酸等实验,造成量筒炸裂。
(8)做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致使集气瓶炸裂。
2.操作不当造成药品污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塞上一团棉花,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和水槽使水染色。
(2)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分别取用不同药品时,在使用中间没有将其擦试或洗涤干净,造成试剂的污染。
(3)药品用量过多,使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4)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钠的滴瓶口上,造成药品污染。
(5)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着掌心,造成液体里混入杂质,标签被腐蚀。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浓盐酸使得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等杂质,影响实验的现象。
(7)一些易与空气中的等反应的药品,保存不够严密,致使变质。
3.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失败或出现偏差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没有正确读数,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同实验要求有偏差,致使实验不够成功。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天平的使用有误,如将物品与砝码放反,致使最终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误。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集所瓶倒置于水中,集气瓶内没有灌满水,造成气体不纯。
(4)做实验中,过早停止通入。
(5)过滤时操作没有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致使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
4.其他方面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
(1)连接仪器时,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内,玻璃管没有沾水或没有用布包住,使得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2)使用胶头滴管时,将胶头滴管伸入到容器内,并触及容器内壁,造成药品用量增多和污染。
(3)制取气体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得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4)用蒸发皿蒸发或浓缩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1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2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微生物生长量测定的方法
学习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方法
学习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计数法 重量法 生理指标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涂片计数
2、活菌菌落计数法
3、滤膜法
(二)细菌生长曲线
将单细胞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不补充营养物或移去培养物,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可画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3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 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 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加入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 在红烧的基础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加入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 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
(一) 调味
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调味的方法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调味 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加入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基本调味。
(2)定性调味 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称定性调味。
(3)辅助调味 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称辅助调味。
(二)煮制
(1)清煮 在肉汤中不加任何调味料,只是清水煮制,也称紧水、出水、白锅。通常在沸腾状态下加热数分钟至一小时。它是辅助性的煮制工序,作用是去除原料肉的腥、膻异味,同时通过撇沫、除油,将血污、浮油除去,保证产品风味纯正。
(2)红烧 是在加入各种调味料后进行煮制,加热的时间和火候依产品的要求而定。要掌握由汤与肉的比例和煮制中汤量的变化,分为宽汤和紧汤。加热火候根据加热火力的大小可分为旺火、文火和微火。最终使产品酥润可口、风味浓郁。
3. 材料及用具
(1)原料选择与整理
原料选用健康、新鲜、优质牛前肩或后腿肌肉,可选用淘汰乳牛或肥育牛肉。除去脂肪、淋巴、用冷水浸泡一下清除淤血,按部位分切肉,把肉再切成1~2kg左右的肉块备用。
(2)主要用具:台秤、不锈钢器皿、盐水注射机、滚揉机、刀具、煮锅、灶具、盘子、包装机、包装袋等。
4.传统酱牛肉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预煮
把肉块放入100℃的沸水中煮1h,目的是除去腥膻味,同时可在水中加几块胡萝卜。煮好后把肉捞出,再放在清水中洗涤干净,洗至无血水为止。
(2)调酱
取一定量水与黄酱拌和,把酱渣捞出,煮沸1h,并将浮在汤面上酱沫撇净,盛入容器内备用。
(3)煮制
锅底和四周应预先垫以竹篾,向煮锅内加水约3/4,待煮沸之后将调料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底。将结缔组织较多肉质坚韧的部位放在底部,较嫩的、结缔组织较少的放在上层,先用旺火煮沸1h,转至小火煨4h左右。期间为使肉块均匀煮烂,每隔1h左右倒锅一次,再补加适量老汤和食盐。必须使每块肉均浸入汤中煮,使各种调味料均匀地渗入肉中。用特制的铁铲将肉逐一托出,码在盘上,将锅中余汁淋在肉块上,使成品光亮油润。并计算成品率。
附:酱牛肉新工艺
(1)原料肉选择、处理同上
(2)工艺流程
原料肉处理→配制腌液→腌液注射→滚揉→煮制→成品→冷却→包装
(3)配制腌液:(以牛肉100kg计)将胡椒粒(用时砸开)、花椒、大料各15g;鲜姜、大葱各75g放入料包投入20kg沸水中熬制30~40min,冷却至30℃左右,加入食盐2kg,品质改良剂2kg.搅拌溶化后过滤备用。
(4)注射及滚揉:用盐水注射机将配制好的腌液按10~20%注入牛肉块中;滚揉机放入牛肉块,低温条件(≤10℃)下持续滚揉4~6h。
(5)滚揉后立即酱牛肉块放入85~90℃的水中焖煮2~3h,出锅冷却,切片包装。
三.品质分析
产品描述:
酱牛肉我国大部地区都有生产,其中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最富盛名,因加入多种天然调味料,又名五香酱牛肉。其选料精良、做法独特,产品外表有光亮,深棕色,香浓味醇,食之酥嫩爽口,有韧性但不粗老,瘦而不柴,切片性好。 炸烧鸡腿加工的加工
1.原料选择与整理
冰鲜鸡翅或翅根为最佳,洗净晾表面无水待用。
2.主要用具:台秤、不锈钢器皿、刀具、(电)炸锅、煮锅、料袋、灶具、盘子、包装机、包装袋等。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选择和处理→腌制→(烫皮)上色→油炸 → 煮制→冷却→包装
(二)原料配方(单位:kg)
(三)烫皮上色
(四)油炸
(五)煮制
(六)冷却包装
五.品质分析
特色:香味浓郁、肉质熟烂,易消化、肥而不腻;完整、美观,肉色酱黄。咖喱鸡金黄味浓。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4
五一黄金周跑了一趟北戴河,去了趟盘山,又到昌平长陵北面延庆山区玩了玩,总共跑了1281公里,加油 126.57升(共加两次93号油 第一次73.9升跑747公里,第二次52.67升跑534公里)平均油耗百公里9.9升。
电动增压刚开始调到20xx转或100公里时速时打开,后又调到1800转 90公里时速时打开。
安装后的主要感觉,马力有所增加,扭力增大了,油耗没有增大还是保持100公里10升以下。
我平时开车过了60多公里就挂5挡,保持80公里均速。高速行驶也就保持110公里以下,声音也好听。这次由于做实验主要实验在打开电动增压时的效果。当我在5挡时保持80~90公里时速,遇到上坡或需要加速超车时往往要减挡增大扭力加速。
这次实验打开电动增压时,车子好像有了一股闷劲,不用减挡稍一加油就挺过去了,低中速扭力增大了。在山区行驶时感觉也是这样。平常3~4挡爬坡时感到扭力不够时赶紧换挡,这次实验脚下稍一加油发动机似乎闷劲十足,不慌不忙就上去了。由于控制电动增压开关连动在油门上,油门开启到一定成度就打开了。急加速时它也会根椐需要及时起动增压,效果不错。
我本人还比较满意。平时用车时它不启动也不影响正常进气。由于增压装置改装在车头前进气量大.空气凉爽.密度大.所以效果不错。当然涉水时就不行了,喜欢涉水的同志可改装涉水器喉管。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5
成绩学号: 班级: 编号:姓名:
实验名称:
1.改装与校准
实验目的:
1.测量微安表头的电阻测值Rg;
2.掌握100mA的电流表头改装成较大电流量程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方法;3.掌握学会校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方法;
实验仪器:
1.FB308型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仪器;2.随仪器配备的专用导线;
实验原理:
1.电流表内阻的测定:
如附件图1所示。当被改电流计(表头)接在电路中时,选择适当的电压E和
RW值使表头满偏,记下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Ia;不改变电压E和RW的值,
用电阻箱R13替代被测电流计,调节电阻箱R13的阻值使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
Ia,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被测电流计的内阻Rg
2.毫安表改装成电流表如附件图2所示,微安表并联分流电阻Rp,使被测电流大部分从分流电阻流过,表头仍保持原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并联分流电阻大小RIgRpgIIg3、毫安表改装成电压表
如附件图3所示,微安表串联分压电阻Rs,使大部分电压降落在串联的分
压电阻上,而微安表上的电压降仍不超过原来的电压量程
UUgUIgRg。串联分压电阻大小RsRg
IgIg
数据记录:(要求在实验前画出实验表格)
表6.21.1电流表改装及校准数据记录
Rg(测)=2152.2ΩRp(计)=239.1ΩRp(实)=240.2Ω改装表标准表示数Is/MaI=I-Is(mA)示数减小时增大时平均值I/mA0.20780.19830.20xx-0.00300.20.40.60.81.0
,0.4082,0.6114,0.38250.58720.80110.99810.39530.59930.80851.01370.00470.0007-0.0085-0.0137,0.8160,1.0293表6.21.2电压表改装及校准数据记录
Rg(测)=2152.2ΩRp(计)=12848.8ΩRp(实)=12850.0Ω改装表标准表示数Va/VV=V-V/(V)示数减小时增大时平均值V/V0.3020.2880.29500.00500.30.60.91.21.50.6080.9011.20xx.5820.8911.1981.4980.59500.89601.20xx1.50300.00500.0040-0.0010-0.00301.5实验步骤:
1.测定表头电阻;(半偏法和替代法)
2.将100ua表头改装成1ma的电流表的量程
1)计算分流电阻的参考值并改装2)连接电路并校正量程3)校正个个刻点
4)完成电流改造与校准之后,将电流调至最小3.将100ua表头改装成1.5v的电压表的量程
1)计算分压电阻的`参考值并改装
2)连接电路并校准来量程,确定分压电阻的实验值3)校验个个刻度点4)将实验仪器整理还原
于matlab7.14(notebook)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x=[0.20xx,0.4082,0.6114,0.8160,1.0293];y=[0.1983,0.38250.58720.80110.9981];k=(y+x)/2
k=0.20310.39530.59930.80851.0137i=[0.20.40.60.81.0];Di=k-iDi=i-k
Di=-0.00300.00470.0007-0.0085-0.0137v1=[0.3020.6080.9011.20xx.508];v2=[0.2880.5820.8911.1981.498];vp=(v1+v2)/2
vp=0.29500.59500.89601.20xx1.5030v=[0.30.60.91.21.5];Dv=v-vp
Dv=0.00500.00500.0040-0.0010-0.0030%电表基本误差与校准等级Imax=max(abs(Di))Imax=0.0137
kp=sprintf("%2.2f%%",Imaxx100)%准确度kp=1.37%
%电表准确度为:1.37%
IM=sqrt(Imax^2+1xImax^2)IM=0.0194
K=sprintf("%2.2f%%",IMx100)%准确度K=1.94%
%电流表等级为2级;vmax=max(abs(Dv))
vp=sprintf("%2.2f%%",vmaxx100)vmax=0.0050vp=0.50%VM=sqrt(vmax^2+(1.5xvmax)^2)VM=0.0090
Kv=sprintf("%2.2f%%",VMx100)Kv=0.90%
%电压表为一级holdon
y=[00000];plot(i,y,"k")
plot(i,Di,"-o");xlabel("I")ylabel("DI")title("电流校准曲线")holdoff
6420-2-4-6-8-10-12-140.20.30.40.50.6I0.70.80.91DI
x10-3电流校准曲线
holdon
y=[00000];plot(v,y,"k")
plot(v,Dv,"-o");xlabel("v")ylabel("DV")
title("电压校准曲线")holdoff65432DVx10-3电压校准曲线10-1-2-3-40.20.40.60.8v11.21.41.6
误差分析:
1.2.3.
连接个仪器的导线接触不良会引起实验的误差;被校准的的实验仪器摩擦产生的误差;实验室调节指针不到位造成的误差;
体会建议:
1.连接导线时要注意仪器的正负连接;2.连接好后要检查指针的偏转是否正确;
3.标准表的估读数值可以要求不要十分准确显示;
附件
+°°1°2R13被改装电流+°°°E
RW图1
图2电流表改装图3电压表改装
扩展阅读: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6
一、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种类很多,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异。地球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噪声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自然界形成的这些噪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们是无法克服的。我们所研究的噪声主要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它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交通噪声
在我国,道路交通噪声在城市中占的比重通常为40%以上,有的甚至在75%以上,随着城市车辆的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剧。系由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声、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防盗报警鸣笛声、穿越而过的铁路(包括地上、地下)和飞机起落时的噪声等。 ⑵工业噪声
系由工业生产活动中的机械设备和动力装置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左右,在我国城市中,居民与厂矿的混杂情况甚多,厂矿噪声的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使得居民对厂矿声的反应特别强烈。
⑶建筑施工噪声
建筑工地地打桩声能传到数公里以外,且工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因而对周围居民地干扰是很大的。
⑷社会生活噪声
泛指人们因生活(商业文化、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二、 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及格方面: ⑴干扰和损害听力。
噪声污染可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听力损害。另外,噪声会干扰听力,掩鼻需要的声音,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的信号,从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⑵引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⑶对心理、睡眠、神经系统、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负面情绪增加;使感知判断能力、智力思维、瞬时记忆、视听反应速度和验收协
调能力下降。人长时间在噪声刺激下就会患“神经衰弱症”。
⑷对妇女、孕妇、胎儿、儿童产生影响。长期强噪声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性机能紊乱;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
⑸对视觉的影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流泪等,同时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⑹其他影响。强噪声刺激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间的信息联系破坏;使建筑物坍塌,一起设备失灵和毁坏等。
三、主要仪器
AWA5633数字式声级计、普通声级计(II型:HS5633)、Hs5920 噪声监测仪,。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室外测量时声级计的传声器上应加防风罩;测量时应雨无雪;风力小于5.5m/s;传声器应距地面不小于1.2m;
2. 若测点靠近树木、建筑墙等不宜测量处应移开距离至少1m以上;
3. 要防止测量时的读数噪声干扰。
五、实验内容
1、学生进行噪声背景资料收集、包括资料查阅与监测方案的设计。查阅文献了解国内校园噪声监测现状与噪声污染危害;调查我校校园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包括建筑设施等情况,由小组长组织同学根据调查情况讨论采样点的选择与布设,结合噪声变化规律和实验时间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设计噪声测量数据原始表格;小组长组织修改并组织同组成员踏勘后确定最终噪声监测方案。
2、检测:,每5sec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 个数据。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7
主题:血压测量、呼吸运动调节
实验班级:
实验小组:第三组
实验日期:x年5月31日
具体分工:
副手:
实验数据记录整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兔子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了解兔子与人类一些相似的生命活动过程,更好地认识生物机体活动规律。
二、实验原理: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合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极为重要,动脉血压的剧烈变化会显著影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通过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各种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自主性调节。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主要是由于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外周或中枢化学感受器或者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动的结果。
三、实验器材:
实验动物:一只健康兔子(2.88Kg)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
实验设备:兔箱、电子称、手术灯、兔解剖台、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金属碗、纱布、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输液夹、皮剪、眼科剪、托盘金属、托盘陶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四、实验步骤
1.实验仪器的准备
首先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通道1接通压力换能器,通道2接通呼吸流量换能器,从系统的“生理学实验”中找出“血压-呼吸的(学生)实验”,使显示器显示压力和呼吸的读数,并调节至合适比率。
2.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液体传递系统
用注射器向连接动脉插管的导管内推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使之充满液体。
3.动物准备
1)术前准备
a.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
(5mL/kg体重)进行麻醉。注射时速度要慢,并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当动物四肢松软,呼吸变深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动物已被麻醉,即可停止注射。
b.固定与剪毛:将动物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如图-2),用剪毛剪将颈部手术区的被毛剪去,即可进行术。
2)手术
a.切开皮肢:在紧靠喉头下缘,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约5~7cm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后,夹住少许皮肤并向两侧分开创口。
b.分离气管,颈部迷走、交感、减压神经和颈总动脉。将气管旁肌肉翻开,内面朝上,暴露血管和神经。见到三条平行排列的神经:迷走神经最粗、明亮;交感神经较细,光泽较暗;减压神经最细,用玻璃分针分别沿动脉、神经纵向划开附着的结缔组织膜,游离出一段。动脉尽量游离得长一些。分别穿双线备用,先不结扎。尽量清除掉神经外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但切勿损伤神经和伴行的小血管,以免影响神经的鉴别和实验观察。
3)实施气管插管
将玻璃分针从气管下穿过,顶起气管,在气管下穿双线。用镊子清除气管表面的结缔组织,选择合适位置(避开喉头),用眼科剪在软骨环上横向切开(不要在肌肉上切口,容易出血),开口要大,约气管直径的1/2(不要切断气管),再向下纵向切开0.5cm,形成“T”型切口。将气管插管插入,结扎紧,避免脱出。将玻璃分针取出。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4)实施动脉插管
钝性分离左颈总动脉,靠动物头侧的部分尽可能多分离些,并在其远心端穿线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端。在此段血管下穿一条线以备套管插入后结扎用。用眼科剪在尽可能靠远心端处作一斜形切口,约剪开管径的一半,然后把动脉套管经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用已穿好的丝线扎紧插入动脉的套管前端部分,并以同一丝线在套管的上端(针头与塑料管交连处)缚紧固定,以防套管从插入处滑出。
4.实验观察
1)观察正常血压、呼吸曲线。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心室射血与主动脉回缩形成的压力变化与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
2)刺激迷走神经。使刺激输出端连接保护电极,轻轻提起迷走神经上的备用线,小心地将神经置于保护电极之上。记录对照血压曲线后,再用中等强度的连续电脉冲信号,通过保护电极,刺激神经。血压明显下降后即可停止刺激,并待血压恢复。如果血压并不下降,可调整刺激强度或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相关文章:
★ 教育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上一篇:2025经销商会议发言稿
下一篇:初中实验报告